属于百度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。百度之所以离我们越来越远,除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无所作为的表象外,更重要的是其战略定性不足——经常战略摇摆,没有保持足够的战略耐心。
百度
曾经,“百度一下”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动词——因为百度就是搜索本身,我们的互联网生活处处都有百度的存在。
百度也正因为在搜索引擎领域的成功,使其成为了互联网三巨头BAT中打头的一员。
但是近年来随着ATM、TMD等各类新组合的出现,我们发现:百度离我们越来越远了;如今说到BAT,也不过是习惯性的顺带捎上百度而已。
百度在搜索领域风光不在,即便这些年没有了google这一竞争对手。而且,提到信息搜索再说“百度一下”,或许还会被人笑话,大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感。
除了各类负面新闻败光了百度赖以生存的品牌形象,百度这些年的下坡路还体现在:移动互联网领域中,百度并没有拿得出手的产品。
回想百度的新闻,上一次百度上头条,恐怕还是因为李彦宏把无人驾驶汽车开上五环被开罚单。可能让百度人顿感落寞的是,大众不再关心百度的产品,只剩下花边新闻值得一看。
这些现象都反映出:百度作为互联网公司,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的事实。
百度为什么离我们越来越远?
百度在PC时代实现了搜索垄断,一路顺风顺水;最大竞争对手Google被关在国门之外,即便是360在电脑上捆绑浏览器,锁定360搜索引擎,也未突破20%的市场份额,百度始终牢牢占据第一。
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,搜索入口被分散,百度在搜索领域却一成不变毫无突破。反观搜狗等其他后起之秀,纷纷针对垂直领域不断深挖。
搜狗将微信搜索、知乎搜索、搜狗明医等窗口打通,将百度存在的问答、信息、医疗广告上的弊端进行了升级,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群体。
如今,百度在搜索引擎领域已经不在是不可替代的存在,反而饱受诟病。
1. 移动互联网时代,百度跟风转型不成功
百度如今只能算是在吃着PC时代积累下来的老本。实际上,移动互联网的大趋势下出现了许多颠覆性的机会。
比如:小米以智能手机为核心构建起了智能硬件生态圈;
美团主攻吃喝玩乐等生活服务成为了一方霸主;今日头条以算法驱动一举逆袭成为国内最大的资讯平台,并开始蚕食百度的互联网广告业务。然而,在这些领域百度都曾有涉足,但大多如蜻蜓点水般参与过,不温不火。
作为互联网巨头的百度,当然不可能对趋势毫无察觉,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也进行过大手笔的收购,企图实现转型。
比如:出资19亿美元收购91,用以阻击360,希望在无线端实现全面覆盖。
但是,百度未曾想到移动端流量入口最大的敌人却并非是360、应用宝等手机应用市场等巨头,而是众多智能手机生产商——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流量分发,开始从中心化走向分而治之。
百度同样也看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生活服务领域的巨大商机:团购火热就收购糯米做团购,外卖火爆就开发百度外卖做外卖;但是由于战略定性与运营能力不足等原因,结果都以无疾而终。
2. 搜索之后无爆品,百度缺少烟火气
大家不妨仔细回想一些:近五年来,百度有哪些新产品是值得称赞一番的?
答案很可能是:没有!
百度最大的问题就在于:这么多年来,却没能在产品层面有建设性的突破,可以说是错失了整个移动互联网时代。
虽说百度在其他领域并非颗粒无收,但也是毫无拿得出手的爆品;百度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产品,就只剩下了百度搜索和百度网盘。
而百度网盘并非由于产品优秀,更多的是因为占到了政策优势和曾经积累下来的技术实力,才能勉强处于领先地位——市场占有率超过70%。
但是,同样成也萧何败萧何。
百度网盘如果有朝一日因盗版等擦边球问题而受到较大的政策冲击,百度网盘的市场规模恐怕也将大幅下降——极具政策不确定性。
反观阿里和腾讯,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可谓无孔不入,如八爪鱼一般张牙舞爪,要么自己做,要做投资布局。
如今,腾讯已经将微信覆盖到了每个人的手机,与手Q一起捍卫者自己社交帝国的荣光。
不仅如此,腾讯还接连推出了几款爆品手机游戏,带领全民走进了娱乐至死的疯狂时代;虽然饱受争议,但风光无两。
对于自己不擅长的领域,腾讯更是一改抄袭作风,直接投资外部公司,如:京东、美团、滴滴、搜狗等,也是名利双收。
阿里就更不用多说,虽然马云已经宣布退休,但是阿里在电商、支付、云业务、生活服务、新零售、AI等领域都是玩得风生水起,一出手就能随随便便上头条,再加上马老师这个大IP的加持,这种影响力怕是连腾讯都无法企及。
对比之下,也就不难理解百度为何总被唱衰,总是被掉队。